【课程背景】
在当今快速变化和高度互联的世界中,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已不足以应对多层次、多维度的问题,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挑战。这些挑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因素,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,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决策。因此,具备系统思维和全局思考能力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。
面对错综复杂的管理场景,管理者须具备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,识别问题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而有效的解决方案。系统思维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,能够协助管理者理解复杂系统的动态性,预见潜在的变化趋势,并采取前瞻性的管理策略。
本课程旨在帮助管理人员培养和提升系统思维和全局思考的能力。通过学习本课程,学员将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审视问题,避免陷入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局部和片面的思考方式。同时,学员将掌握并应用系统思维的基本方法和工具,如“因果回路图”,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洞察复杂问题的内在关系和结构,找到问题的关键点。
此外,本课程还将教授系统的基本模型,使学员能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杠杆解和根本解。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模型,学员将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,提升工作效率。
【课程收益】
通过参与本课程的学习,管理人员将能够更好地应用系统思维和全局思考,提升个人的决策质量和团队的管理效能。具体将获得以下收益:
● 培养和提升系统思维和全局思考的能力,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从宏观的角度出发,全面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。
● 树立“系统观”和“整体观”,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,避免陷入“本位主义”的局限,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,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。
● 掌握并应用系统思维和全局思考的基本方法和工具,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,提升工作效率。
● 学会使用“因果回路图”等系统思维工具,深入洞察复杂问题的内在关系和结构,准确找到问题的关键点。
● 掌握系统的常见“基本模型”,能够在解决问题时,找到杠杆解和根本解,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。
课程时间:1~2天,6小时/天
课程对象:企业管理人员、部门负责人、中高层管理人员、储备干部等需要在工作中需要应用系统思维和全局思维的管理人员
课程方式:讲师讲授+案例分析+工具演练+情景模拟+讲师点评反馈+沙盘模拟
【课程特点】
本课程的教学极度注重和学员之间的互动,充分运用多种有效且广受成年人欢迎的教学方式,例如:案例教学,小组讨论,成果分享,头脑风暴等,让学员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和讨论中。在课间多次互动练习和案例讨论,让学员进行系统思维训练和工具的应用,引导学员按既定方法和步骤进行练习。
【课程大纲】
导入:打破认知思维的天花板
1. 认知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
2. 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决定认知的高度
第一讲:认知篇——系统思维帮助管理者建立整体全局观
一、系统思维注重思维的整体性
导入:为什么管理者解决问题往往是无效的?
1. 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系统性思维
2. 系统思维与全局思考
1)系统论是系统思维的基础
2)整体性是系统思维的核心
3.系统解决问题的163模型
二、系统的构成要件
导入:公司的目标、构成要素与关系是什么?
1. 构成要素
2. 关联关系
3. 目标
三、系统思维的“四大特征”
1. 整体性:整体全局
2. 关联性:因果回路
3. 发展性:反馈回路
4. 动态性:动态演化
第二讲:方法篇——系统思维的方法和工具
一、不同角度与维度分析问题
案例导入:二战中盟军战斗机的加强设计
1. 换位思考
1.1利益相关者分析
1.2对方视角
2. 升维思考
2.1站在更高的维度
2.2尝试不同的角度
3.动态思考
3.1 正反馈(增强回路)
3.2 负反馈(调节回路)
3.3 延迟效应
二、多因素分析法——系统思考的框架
案例导入:某企业的员工食堂管理措施
1. 系统的状态和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?
2. 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系统的状态和行为的?
案例:特斯拉“开放专利技术”的系统思考
2.1影响的程度
2.2影响的方式
3. 影响各个因素的又是什么?
4. 这些因素之间是否/如何相互影响?
案例:某公司管理者的困局
1)反馈回路
2)延时效应
第三讲:应用篇——系统思维的模型与管理应用
一、系统思考的基本模型
1.指数型增长VS成长上限
案例研讨:某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策略是否有效?
2. S型饱和
案例研讨:电力行业传统煤炭发电的前景
3. 振荡波动
案例:市场的周期性变化
4. 自适应演化
二、系统思考在管理中的应用
1. 抓住本质——透过现象看本质
工具:冰山模型、5WHY分析法、系统思维模型
2. 关注主要矛盾——问题的杠杆解与根本解
工具:二八法则、动态回路
3. 动态思考问题——抓住联系与关键变量
工具:因果回路图、环形思考
4. 注意“非线性”——关注延迟效应
案例:管理制度为什么需要时间的沉淀?
5.注重管理工作短期与长期的平衡
5.1 管理中的饮鸩止渴
5.2 管理中的共同悲剧
6.系统思考的有限理性
7.系统管理的精准干预
7.1 参数调整
7.2 结构优化
7.3 目标重构
8.系统性解决管理问题的三性:精准性、系统性、有效性
首页
联系我们